行測可能性推理的削弱型與加強型題目,一直是廣大考生在國考、多省聯考中比較頭疼的一類題型??深^疼的點也就在于通常情況下,同學們能夠很容易排除無關性選項但在剩下的選項中,往往會陷入選擇困難,覺得都不錯,或者都差點意思。那這是為什么呢?其實根源在于廣大考生沒有掌握選項辨析的思維——力度比較。那什么是力度比較呢?即:必然大于可能;話題直接相關的是更相關的選項;解釋因果大于舉例、共存、類比。下面中公教育就來重點聊一聊力度比較中的“解釋因果”。
為何“解釋因果”的力度要比“舉例”、“共存”、“類比”的力度要強一些。因為我們都知道在哲學中有一句話:“量的積累,才會有質的飛越”,所以說單獨舉例子、類比,只能算做是從表象上來對題干進行加強,而“解釋因果”則是從題目的本質出發,既然題目談的是因果關系,那么直接建立“因”到“果”的聯系,就是建立了最為直接、本質的聯系。自然“解釋因果”的力度要大于“舉例”、“共存”、“類比”。
接下來,我們通過一道例題來學以致用:
酒精本身沒有明顯的致癌能力。但是許多流行病學調查研究發現,喝酒與多種癌癥的發生風險正相關也就是說,喝酒的人群中,多種癌癥的發病率升高了。
以下哪項如果為真,最能支持上述發現?
A.酒精在體內的代謝產物乙醛可以穩定地附著在DNA分子上,導致癌變或者突變
B.東歐地區廣泛食用甜烈性酒,該地區食管癌發病率很高
C.煙草中含有多種致癌成分,其在人體內代謝物與酒精在人體內代謝物相似
D.有科學家估計,如果美國人都戒掉煙酒,那么80%的消化道癌可以避免
【中公解析】A。題干中通過調查指出:喝酒會導致癌癥的發病率升高。
A選項解釋、建立了喝酒與癌變之間的因果關系,因為酒精的代謝產物乙醛會導致癌變或突變,對結論起到了支持的作用,保留。
B選項說東歐地區喝酒的同時食管癌發病率很高,但結論研究的是喝酒會不會導致多種癌癥的發病率上升,雖然說共存,畢竟不是因果關系,不能很好支持。
C選項說煙草和酒精的代謝物相似,煙草能治癌;但結論研討是喝酒會不會導致多種癌癥的發病率上升;煙草能致癌,但與酒精畢竟是兩種事物,不能很好支持。
D選項說明戒掉煙酒可避免消化道癌,但是題干討論的是喝酒能否多種癌癥的發病率上升;我們不清楚到底是煙致癌還是酒致癌,還是兩者在一起能致癌,D選項沒有表達清楚,不能支持,排除。
故本題選A。
通過上面的例題,A項就是典型的解釋因果的選項,而B項就是舉例、共存的選項,C項為類比的選項。記住它們的“樣子”,應用好比較的原則,可以幫助我們準確做題。也希望廣大考生能夠勤加練習該類題目,做到活學活用,做到“火眼金睛”,最終在考試中脫穎而出。
聲明:本站點發布的來源標注為“中公教育”的文章,版權均屬中公教育所有,未經允許不得轉載。
歡迎關注(中公教育行測科目頻道,了解行測知識)
掃碼系統刷題,參加每周??即筚?/p>
下載安裝后,點擊“刷題”按鈕即可暢享
免責聲明: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于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,由本站編輯整理,僅供個人研究、交流學習使用,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。如涉及版權問題,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。
05-16
05-13
05-12
05-12
05-11
05-11
05-16
05-16
05-16
05-16
05-16
05-16
05-16
05-16
05-16
05-16
05-16
05-13
05-13
05-13
05-13
05-13
05-13
05-13